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

轉載:相見歡 :李煜






林花謝了春紅,太匆匆,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。
    胭脂淚,相留醉,幾時重?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。



【作者簡介】

李煜(937-978)江蘇徐州人,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。初名從嘉,字重光。廿五歲即位,正是宋太祖建隆元年,後世稱為李後主。因南唐國勢不強,即位後不久,即遣使向宋上表稱臣,成為其附庸國。之後,宋兵南下,李煜以帛一萬疋,錢五百萬做為和解,但宋不接受,繼續發兵南下,南唐大臣隱瞞不報,直至城破,李煜被迫倉促投降,宮中珍寶悉數送至宋之都城──汴京(今河南開封),被太祖封為「違命侯」。此時,他剛滿四十歲。太宗即位,改封為隴西郡公。又認為他眷戀往事,不忘故國之情,賜以牽機藥,得年四十二歲。

李煜文采豐富,充滿文學家的浪漫性格,南唐未亡之前,與美麗又洋溢著藝術氣質的周皇后情愛深厚,宮中生活愜意奢華。周后死後,其妹在李煜悲悼中取代后位,史稱小周后,李煜仍然繼續過著詩酒作樂的日子。南唐亡後,小周后被帶入宋宮,帝王夫妻反而陷入聚少離多的情境。

李煜是中國第一位帝王作家,喜好書畫文詞,卻不擅政治軍事,其作品以詞著稱,前期作品大都描寫宮中的歡樂生活,風格清麗;後期(亡國後)吟嘆身世,直抒沉痛情懷,後世推為千古絕唱,有「詞聖」之稱。《人間詞話》云:「詞至後主,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。」李煜可謂集五代詞之大成者。王國維輯有《南唐二主詞》。



【賞析】

這是一闋即景抒情的小令。詞人藉著春殘花謝的自然景象,抒發人生失意的無限惆悵,是李煜後期的代表作之一。

上闋描寫春天的林花在朝雨晚風的摧折之下匆匆凋謝,顯然一片衰敗景象,令人慨嘆人生短促,好景不長。春花雖美,終要凋零,「謝了」道盡好景不長的無奈
太匆匆」既是抒情,又有議論,一方面表明時光飛逝,另一方面表明生命短暫,怎經得起許多無情的打擊?將本是強烈的惋惜情緒又推進了一層。
「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」是說明「林花謝了」之因──寒雨急風。「朝」「晚」相對,原是自然的規律,因著「雨」,加速春花的凋謝,那種令人不能隨時適心自在地欣賞與掌控環境的心境,不言而喻
「林花謝了春紅,太匆匆」是無奈,又加了「無奈」二字,更是無可奈何了。「春紅」本引為春天一切美好的景色,此處因詞人的身世,似乎暗指被俘之前在宮廷的歡愉生活。「太匆匆」感嘆其快樂的生活如春花般的短暫。「朝來寒雨晚來風」說明好景不長,一切遭遇來得太突然,也非自己所能排拒,所以感到「無奈」。

下闋抒寫好景不再的哀愁,引發人生所面對的怨恨、痛苦。「胭脂淚」運用擬人法,胭脂本是女人擦臉的紅粉,此指林花,淚指林花被風雨打濕,就如同美人傷心時淚和胭脂滴下一般。花不會掉淚,是作者以擬人法賦予它的。彷彿林花感傷,匆匆凋謝而落淚,而作者也因惜花傷春而掉淚,所謂「以我觀物,故物著我之色彩」。

「相留醉」是誰與誰相留?花相互挽留?期待長留人間;花留人?期待人多看幾眼,不要匆匆離去;人留花?期待花長留相伴;抑是人留人?期待人能留住某人。「醉」是花自我陶醉?是花使人陶醉?或是某人因相惜而沉醉?「幾時重」是花何時重開與人相見?是人何時再見春花之美艷?抑是作者何時能與思念的人相見?

「胭脂淚,相留醉,幾時重?」除了說明花與人之「淚」、「醉」、「重見」外,與作者亡國的心境有關,如今成為階下囚,當年的音樂生活與小周后的親密關係化為烏有,只能想像小周后想念著作者而落淚,盼望可與作者常相廝守。


作者既是想像著小周后的期待,不也是作者期待失去的帝王生活何時重來?能夠與小周后常歡聚?只可惜風雨無情,表徵人生無常,因而這分「長恨」恐怕只有如同東流水般一去不返。所以,末句以譬喻慨嘆「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」作結。而詞人的「長恨」往往也是人們在人生道路上經歷過的無限恨事,曾經擁有的名位、財富、權勢等轉眼成空。這句話成為人們共同體驗與情意的傾洩。

這闋詞內的「紅」、「匆」、「風」、「重」、「東」協韻,尤其末字「東」字音響亮。「胭脂淚,相留醉,幾時重?」三字一句,節奏一致,聲調哀婉。整闋詞悲愁幽怨,意味無窮,將「林花謝了春江」之景與「太匆匆」、「無奈」、「胭脂淚」之情融合,使得物我一體。讀來令人傷感消沉,但是,就其藝術所呈現的感人力量,細細品味,卻是值得讚嘆的!(王貞麗撰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